當兵時期曾任戰車營少尉醫官!
每逢下基地時,戰車~裝甲車等裝備總要費很大功夫從花蓮基地移防到湖口!
所以對湖口可說是既熟悉又陌生!熟悉的是湖口這個地名,曾經二兵駕駛和我開著即將退役的救護車穿梭於湖口台地,任務除了救護之外就是送連上便當!陌生的是從未逛過湖口老街,因為只要一放假即直奔回台北!
今日下湖口交流道後往湖口老街方向前行,見老湖口天主堂往左側道路直行可抵第二停車場!
停車場位於三元宮之正後方!
老湖口天主堂建於民國48年,由義大利籍的滿思謙神父籌建,大門平台下與兩道階梯中間,形成類似壁龕的空間,巧妙地奉置一尊聖母像,形成教堂的焦點。
13:33抵三元宮,主祀三官大帝(天官,地官,水官即遠古時代姚舜禹三大帝)
融合閩南與巴洛克建築的湖口老街!
販售竹藝製品及各類童玩的店家!
老街裡的老戲院!
13:57折回三元宮後開始今日步道之旅!
穿過高速公路涵洞!
萬年道平行著高速公路,走於其中,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車潮,使得此道路略嫌吵雜!
此道乃紀念湖口才子傅萬年!
往金獅步道前進!若桐花時期可走仁和步道!
經高鐵隧道口!
續行金獅寺步道!
右行為金獅寺(新)步道,左側續行可接金獅寺(舊)步道及金獅寺古道!
利用廢棄石板鋪成的步道!
緩升坡道,竹林遮蔭,輕鬆好走!
步道前行,豁然開朗,可望湖口遠景!
14:32新步道交會於湖新路!往左側前行!
14:37抵金獅寺入口處!
直行!
金獅寺古道為卵石石階路,另一條金獅寺步道為石階步道,都可通往金獅寺。
金獅寺舊石碑!
佛教聖地~金獅寺!
此為卵石鋪成的金獅寺古道!
不走金獅寺古道決定折返走溪畔道!
沿途是農家景象!
有農家種植水梨,開放民眾採果!
阡陌小徑,已覺無路,幸而問起村婦阿姨,往前過民宅,是溪畔道矣!
過秧田!
15:38古樸民宅!
過湖南製茶廠!
溪畔道沿糞箕窩溪而行,蜿蜒於糞箕窩當中,全長3.33公里!
糞箕窩是因為地形似糞箕而得名,客家人稱「窩」是指坑谷的意思!
今日天氣陰涼,行走田埂,份外舒適!
16:06抵豫章堂!豫章堂是湖口羅姓宗族之祖堂!
豫章堂及八角樓位於糞箕窩山谷的入口,所以被稱為「糞箕窩口」。
16:08八角樓!
八角樓為四面八拱,二層樓式的紅磚洋樓!
出溪畔道,行公路!
過高速公路涵洞!
路旁有展示用M41裝甲車!
1893年縱貫鐵路在老湖口設有車站,成為交通、經濟重心,帶動老街發展!
隨著車站於1929年遷移,老街漸漸沒落!
如今只留下鐵道遺跡,讓後人約略了解鐵道之興衰!
因此設立大湖口鐵道公園!
16:26花俏的牆壁塗鴉!
天主堂門前佇立的木車站,娓娓訴說著流逝的火車歲月!
路旁空間裝飾!
16:31回到湖口老街!
今日足跡:三元宮-->湖口老街-->萬年道-->金獅寺步道-->湖新路-->金獅寺-->溪畔道-->豫章堂-->八角樓-->舊鐵道-->老湖口天主堂-->湖口老街-->三元宮
足跡旅程:8.73公里
共花時:3小時8分